- 宗教简介
- 宗教团体
- 宗教人士
- 文物历史
- 神学思想
一、 中国道教现状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于东汉末年,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万物产生的本源;与道并提的是"德","德"是道之功用和外显,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遵道贵德",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因此,道和德是道教的核心和最基本范畴。
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神仙信仰和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念的形成影响尤深;其俗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息息相关;道教的服药炼丹方术,对中国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二、 中国道教历史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的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道教通常以"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道教的创立者,尊称为"张天师"。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道士普遍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组织松散,各地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传戒授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道教废除了教内长期存在的封建特权与压迫剥削制度,成立了爱国爱教的宗教团体;逐步在宫观内实行民主管理,弃止了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一些规戒习俗。1957年4月,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议和政府的支持之下,在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会长,从此中国道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道教协会现任会长为李光富道长。
三、 中国道教派别及影响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道派,各个道派经过历史上的融合,最后归并到正一道(由天师道发展而来)和全真道(创始人为王重阳)两个大道派中。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王重阳为早期创派人之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为主要奉持典籍,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蓄妻室,不茹荤腥,断除酒色财气,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道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仙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作为栖息学道之地。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全真道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以北方地区居多。
正一道作为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是在天师道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而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大的道派。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该年元成宗又加封其为"正一教主"而主领"三山符箓"(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明清时,天师封号被取消。正一道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和祈禳斋醮。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生子,被称为"火居道";其宫观规模较全真道要小一些,戒律也不很严格,主要流行在江南一带。
道教信仰目前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仍很普遍,那里信徒众多、宫观林立;同时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也都有当地华侨建立的道教宫观。
目前,国内道教宫观共9000余座,被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有21处,乾道、坤道4万余人。
北京市道教协会是北京市道教界人士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成立于2005年1月。现任会长黄信阳道长。协会常设办公室、总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等机构,成立了北京道教文化研究委员会、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北京道教音乐团。会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北顺城街15号。
北京市道教协会宗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和带领北京道教界人士爱国爱教,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协助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秉持道教教义,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依据《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兴办道教事业,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宗教极端,抵制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道教协会依法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的宫观共有15处,分别是北京吕祖宫,北京东岳庙,北京通州区佑民观,北京海淀区桃源观,丰台宛平城大王庙,北京市房山区上英水真武庙、北京市房山区圣莲山真武庙,青龙观、北京居庸关长城城隍庙,怀柔区雁栖关公庙,平谷区兴隆观、北京市平谷区龙王庙、北京市平谷区药王庙、北京市平谷区真武庙,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娘娘庙,共有教职人员116名。信教群众约2万人。
宗教团体
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会址设在北京市吕祖宫。
北京市道教协会常设机构:办公室、总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等。
北京市道教协会社团组织:北京道教文化研究委员会、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北京道教音乐团。
北京市道教协会在北京市慈善协会设立:弘道济世专项基金。
各区宗教团体情况
目前已经成立了1个区道教协会:
西城区道教协会
成立时间:2019年11月8日
黄信阳道长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
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吕祖宫住持
北京海淀区桃源观住持
袁志鸿道长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东岳庙住持
刘崇尧道长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常委
北京市通州区佑民观监院
王成亚道长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
孔阳元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
高欣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141号,整体院落坐北朝南,由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主祀东岳大帝。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教大宗师张留孙与弟子吴全节自元延佑六年(1319) 募资始建,至治三年(1323)竣工,初赐名东岳仁圣宫。
北京东岳庙岱岳殿
北京东岳庙正门前有高大雄伟的三洞七幢琉璃牌楼。正院建筑主要有山门、瞻岱门、岱岳殿、工字廊、育德殿。岱岳殿旁东西配殿分别为三茅殿、炳灵殿;再向南环绕的庑殿为岳府七十六司殿,中间东有阜财殿,西有广嗣殿。东岳庙虽经重修,但其主体建筑仍保持元代风格,庙内以神像、石碑、楹联众多而享誉海内外。
北京东岳庙岱岳殿东岳大帝像
殿堂布局的规制极高,为前朝后寝式。俗称"工字廊"将岱岳殿与育德殿相连。主殿岱岳殿,供奉主神东岳泰山东岳大帝,主神位旁有金童玉女侍立左右,其下有"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和 "马","温","赵","岳"四大元帅文臣武帅侍立。育德殿原来为东岳大帝和帝后淑明坤德的寝宫,因朝阳门内大慈延福宫的三官神像被移到这里,于是育德殿始供奉"三官大帝"神主。"三官"即"三元",亦即上元、中元、下元之正神,神职功能是:赐福、赦罪、解厄,总领功过。殿内造像为金丝楠木材质、雕工精致、彩绘绚丽,展现了明代时期巧夺天工的造像艺术工艺,以及造像者对神的敬意。
岱岳殿四值功曹像 岱岳殿四大元帅像
岱岳殿之东配殿为三茅殿,供奉茅山上清宗系三茅祖师。岱岳殿之西配殿为炳灵殿,供奉东岳大帝三太子炳灵王尊神,他是统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的正神。
阜财殿,位于东岳庙中路的东侧。"阜"就是多的意思,手拿金元宝的是文财神比干,保佑世人官运亨通,学业有成;武财神赵公明,道教奉为"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统帅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广嗣殿:位于东岳庙中路西侧,与阜财殿相望。"广"也是多的意思,殿内供奉"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和"九天卫房圣母元君",俗称子孙爷爷,子孙娘娘。民间传说他俩就是周文王夫妇。殿堂两边是送子郎君,身上爬满机灵儿童。多有一些求子、祈愿夫妻和睦、合家幸福的信徒前来焚香叩拜。
七十六司:自岱岳殿东西对称分布有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殿堂前有对应各殿司神职能诠释的楹联;内容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意蕴深长,寓含着深刻人生哲理。七十六神司的设置,是宣扬的是仁民爱物、忠君孝亲、善恶报应传统的伦理。
东岳庙的另一大特色是碑刻数量众多,为京城各庙之冠。在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碑刻就有163通。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由赵孟頫奉诏撰写,俗称道教碑,世称镇庙之宝。2001年,该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岳庙庙会:东岳庙自元代以来一直香火鼎盛,备受皇室重视,累朝修葺,民间影响甚大。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圣诞。自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日因祝贺东岳大帝诞辰而形成的东岳庙庙会,延续数百年;现在,每年春节期间开展庙会。
历史沿革
东岳庙由元代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和嗣宗师吴全节筹资始建。张留孙宗师奔走劳形,筹募善款齐备、工程开始之时旋即羽化;弟子吴全节继承师志,为建东岳庙全力而为。工程起自延祐六年(1319),到至治三年(1323年)竣工,敕赐初名为东岳仁圣宫。泰定二年(1324年)鲁国大长公主出资于仁圣宫后兴建帝妃寝宫,天历元年(1328年)落成,敕赐初名称昭德殿。明代天下泰山奉神宫宇称东岳庙,正统十二年(1447年)英宗扩建北京东岳庙,主殿称名岱岳殿,奉主神东岳大帝。后殿名育德殿,为神之寝宫。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遭回禄,康熙帝敕令出资重修,于三十九年(1700年)开工,四十一年(1702年)完工,至此东岳庙建筑规制基本定形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道光年间东岳庙第十七代道士马官麟,再行扩建东、西两院。
正院:建筑群虽经明、清重修、扩建,但建筑格局及庑殿斗拱和替木仍保留着元代建筑的形制和特点。中轴有:山门、瞻岱门、岱宗殿、育德殿、后罩楼组成。进瞻岱门后,自左右向北环绕的庑殿,为七十六司,八十四神。再向北,西有广嗣殿、太子殿, 东有阜财殿、三茅真君殿。岱岳殿左右还建有吴全节祠堂、张留孙祠堂、山府君祠堂、蒿里丈人祠堂等。正院最北端后罩楼两层呈"冖"字形。
东院:原有伏魔大帝殿、江东殿、丫髻山九位娘娘殿等。院内的园林布局甚是奇异,奇花异果纷呈、回廊怪石点布,据说清光绪帝、慈禧太后常到院内游玩。
西院:主要殿宇有:东岳庙祠堂、玉皇阁、三皇殿、药王药圣殿、显化殿、马王殿、妙峰山娘娘殿、鲁班殿、三官殿、瘟神殿、闰罗殿和判官殿等。
近现代沿革:
1900年,义和团在庙内江东殿前设坛习武。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东岳庙屡遭驻军的骚扰。时局跌宕,民生凋敝, 香火供给不继,渐趋衰落,仅靠出租房屋维持日常用度。建国前夕庙内已经破败不堪。东岳庙就此关闭。沉寂了整整半个世纪。
1957年,东岳庙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经全国政协、北京市人大、市政协、朝阳区人大、区政协多次呼吁解决东岳庙文物保护问题。1985年,成立了"东岳庙腾退修复领导小组"。
1988年因展宽朝外大街,庙门又被拆掉。
1995年,东岳庙正式开始修缮,至1999年竣工。
2004年12月,经市、区政府会议决定将东岳庙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
2008年3月12日,东岳庙依法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同年5月,举行颁证仪式,正式成为隶属于北京市道教协会的正一派宫观。
2019年11月,举办"东岳论坛",庆祝北京东岳庙建庙700年。
讲经布道是道教向信众宣传道家优秀理念的有效载体。为培养道教青年人才,阐发道教经典,与时俱进,积极服务社会。近年来,北京市道教协会先后组织十余次以"清净"为主题的道教讲经、抄经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道士的宗教学识水平。同时推荐多名道长代表北京市道教界参加了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二、三、四届玄门讲经抄经活动,陈明根道长、杨崇旭道长、娄高璉道长分获全国讲经抄经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