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点工作解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市民族宗教委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贡献。
一是全力做好民族宗教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履行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宗教活动场所暂停对外开放、暂停集体宗教活动、宗教院校延迟开学要求,加强常态化监督管控。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推动落实好《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创建"九进"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总结新经验、培树新典型。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市民委委员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启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筹备工作。召开全市民族乡村经济工作会,努力打造全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和全市民族乡村振兴样板。
三是积极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助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支持各宗教团体依据《宗教团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支持各宗教继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宗教思想建设、传统文化展示、公益慈善行动"四大模块,持续推进中国化进程。加强宗教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素质。支持各宗教团体以扶贫济困为重点依法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四是进一步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北京市宗教事务条例》立法修订工作。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民族宗教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调查研究,研究制定有力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健全管长远、治根本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本市民族宗教领域接诉即办、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措施,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
五是坚决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以宗教活动场所为重点,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继续为宗教活动场所配备安检设备,开展应急演练与培训。
六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建设,坚决贯彻"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党建,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教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励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