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 认真做好高素质爱国爱教人才培养工作
2022年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大会表彰先进集体253个和先进个人156名。会上,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西安市万寿八仙宫、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安清真寺、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云南省昆明市三一国际礼拜堂作了交流发言。
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
认真做好高素质爱国爱教人才培养工作
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
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建院40余年来,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致力于培育更多符合党和政府期望、宗教健康传承需要的高素质爱国爱教人才。
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不动摇
我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开办的第一所天主教神哲学院,始终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为办学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在教育培养模式上,坚持专兼结合、相互衔接、梯次培养,建立了一条从学生、神父到主教的神职培养链,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培养合格宗教人才,为20多个省区培养300余位学生、187位神父、3位主教,他们在各自教区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北京市区天主教领导班子成员中的神职人员的95%为我院自主培养,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的副秘书长以上人员3人、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3人、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3人,均毕业于我院,为北京市乃至中国天主教事业健康传承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二、加强学生综合培育
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我院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组织一次升国旗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封闭式集中军训活动,定期举办“周末大讲堂”,定期组织师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一次异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修生们的思想认同,坚定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强化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在公共课课程设置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等纳入教学大纲,并列为必修课程。严格按要求落实公共课程占比,目前占比已达30%以上。
三是注重传统文化浸润。我院将汉语言文学专科学习内容定为修生的必修课,并要求所有修生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低要求是毕业前通过自学取得该专业的专科文凭,努力取得本科文凭,既锻炼了修生们的自学能力,又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领悟,积累了较好的汉语言文学功底。
三、践行宗教中国化教育成果
我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重大宗教活动和宗教外事服务工作,在实践实训中强化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育。多年来,神哲学院师生参加过北京奥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南京青奥会等国际外事宗教服务以及国庆游行、“九三”大阅兵等,特别是近五年来,先后参加了部分教区的自选自圣主教祝圣典礼、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60周年、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50周年纪念等活动,参加了中国天主教第九次代表会议在京宗教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教会责任感大大提升。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发挥培养天主教爱国爱教人才重要阵地和基地作用,坚持不懈地加强对修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宗教政策法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教育,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进程,营造爱国爱教的浓厚氛围,不断巩固并提升中国化方向教学成果,为天主教事业健康传承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