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暨研讨交流会
11月7日,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专题辅导暨研讨交流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中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辅导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深刻领会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更好地推进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都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教授进行专题辅导,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及北京民族界代表人士交流学习体会。
王延中教授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最重大成果一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为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从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理论渊源、基本任务、实践路径、根本保障六个方面进行讲授,提出工作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结合开展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和“北京三交史料”汇编工作,从“历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的重要性、优化学科设置和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谈了对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认识、体会和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结合多年来牛街地区、清真老字号经营单位发展的案例,总结了北京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社会条件的探索和实践,交流了对总书记提出的“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的趋势”的认识和体会。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进玉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北京实际提出应当从“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等方面入手,营造“全方位嵌入”环境氛围,开创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以戏曲的教化与沟通功能,戏曲作为参与当代文化的“传统型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中介物与象征物三方面,提出了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要在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京工作的部分各民族代表人士也参加了研讨交流会。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深悟透笃行、勇挑时代重任、立德树人育才,以音乐艺术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生活管理的全过程,在学生心里播撒种子,为党和国家培育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精尖音乐艺术人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族节目中心副主任帕尔哈提·玉素甫认为作为国家级媒体中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的主力军,总台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找启迪、找思路、找答案,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提升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科技创新和新媒体平台建设,艺术性转化宣传阐释产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建议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北京多语种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存,讲好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充分利用传统与现代媒介,讲好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北京交往交流交融的当代故事。同时积极宣传新时代北京民族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北京故事。
王都伟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决贯彻“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全市民族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深悟透做实,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二要发挥首都文化优势,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紧密结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发挥凝聚荟萃、传播交流、辐射带动等功能,面向各族群众加强“五史”学习教育,挖掘具有首都特色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三要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发挥首都作为超大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作用,完善各族群众互嵌融居举措,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九进”活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加强民族乡村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力量。四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着力为首都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云集,领军人才丰富,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民族工作基础理论研究,为讲清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优越性提供更多鲜活案例,更好地发挥首都民族工作在全国的引领示范作用。
全体委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及所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