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举办2025年“石榴花开石景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4月30日上午,由石景山区委统战部主办的2025年“石榴花开石景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暨“三交三好”经验分享会在石景山区城市会客厅成功举办,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石景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钱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伟,区政府副区长钟棉棉,区政协副主席丁仁猛出席活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代表、民族工作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各领域代表人士80余人参加。
今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旨在引导全区各民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全域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活动开始前,现场观众一起欣赏北京黄庄职业高中拉萨班学生们表演的诗朗诵《诗意中国》。随后,区四套班子领导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代表赠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书籍,并鼓励其要学好用好宣传好,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启动仪式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钱行代表区四套班子领导致辞,他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民族工作尤为重要。一是要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更加坚定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以民族工作的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助推全区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注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发挥我区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地域优势和全区六张文化名片的特色优势,高标准打造一批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具有石景山特色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三是要积极构建各民族融居互嵌的社会环境。持续实施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工作,擦亮“石榴花开石景山”品牌,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心下沉到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培育和选树更多“三交三好”的示范典型,形成各民族互嵌共融、互促共进的石景山实践。
之后的“三交三好”经验分享会上,5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宣讲人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三交三好”故事,传播民族团结和谐之声。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副馆长杨宁,讲述了燕京八绝博物馆背后的民族文化传承、互鉴、融合故事。燕京八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体现,每一个器物之上,承载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历史记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老山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的王恒璇分享了老山街道党工委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三共融”等工作方法积极构建和美老山的故事,打造出民族和谐、邻里和善、家庭和美的社会治理“同心圆”。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拉萨班的三名学生讲述了他们在北京求学的故事。在这里,许多藏族学生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独自来北京求学,然而,在这里他们并不孤独,学校和老师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金顶街街道模式口中里社区的刁昊博,分享了社区构建互嵌式社区的经验。模式口中里社区通过加强对辖区石景山清真寺、民族养老院的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各民族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促进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
北京九中新疆部主任师德光讲述了他和他的新疆孩子们的故事。他被新疆班的学生亲切地称为“北京爸爸”,在从事新疆内高班服务保障的十五年时间里,师老师多次往返新疆,见证了大美新疆的变化,也给新疆班孩子们如亲人般的呵护。
本次活动是石景山区民族领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展“凝心铸魂固根本 守正创新促改革”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石景山区将以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为契机,进一步擦亮“石榴花开石景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金名片”,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通过搭建平台、开展活动、主题宣讲等方式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同心同向同行力量,共同谱写石景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